赢了判决对方不履行怎么办一起了解法院强制执行那些事儿
都知道有了纠纷要去法院打官司,
但如果赢了判决,
对方还是不履行又该怎么办呢?
法院执行的方式有哪些呢?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强制执行工作的成效既关系到国家法律的权威,更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本期《公平的声音》邀请晋城市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卢娜做客直播间,为大家讲述法院强制执行的那些事。
法院通过什么方式
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
财产调查分为线上调查和线下调查,执行局通过“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可以对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网络资金、动产、不动产、纳税信息、婚姻登记信息等,实现“一键查询”,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立案后会在次日迅速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询并控制。线下调查是已经通过线上调查,但无法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足额控制的情况下,对被执行人展开的调查,包括就业情况、收入情况、公积金缴纳情况等。
查到被执行人名下财产
法院会采取哪些措施
1.冻结、查封、扣划、扣押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网络财产查询后,法院首先会对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网络资金采取冻结措施。
2.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对于欠款金额较多,无法及时还清的,需要对被执行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股权等有价值的财产通过网络司法拍卖的方式进行变现。
3.执行被执行人对他人享有的到期债权。经过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对他人有到期债权的,法院可以作出冻结债权的裁定,并通知该他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通知后,该他人在一定期限内不提出异议的,强制执行。
4.扣留提取收入。法律规定,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
卢娜讲到,近年来,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支付,因此在冻结了被执行人的微信、支付宝账户后,当事人生活不便,便会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还款的动力会更强一些。同时,在调查发现被执行人有固定收入,会向被执行人所在单位下达冻结裁定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用人单位协助配合扣留被执行人的工资、奖金收入等,这种方式不依赖于被执行人的自觉性,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对其他情节严重对抗法院执行的
法院有何执行措施?
1.被限制高消费。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其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
2.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3.限制出境、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依照规定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4.罚款、拘留,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执行人拒绝报告财产或者虚假报告财产的,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等的,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或者其他人妨害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卢娜解释到,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一种比较严厉的惩戒措施,失信当事人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11类100余项方面都是受到限制的,而且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必须被限制高消费,如果被执行人是公职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居)“两委”成员,还将通报至有关主管单位、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敦促履行。
城区法院也会不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号对外公布失信被执行人的名字、高清照片、户籍及居住地、欠款金额等信息,通过该种方式,让失信被执行人“丢丢人”“红红脸”,同时也依靠民众力量对这些失信被执行人进行监督,一旦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或者高消费行为的,公众均可以向本院执行局进行举报。
如果出现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什么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终本,是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因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名下财产因其他原因暂无法处置或已经处置完毕但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暂时结束本次执行程序的一种结案方式。
通过终本程序可以让一部分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有序退出,能让有限的司法资源投入到那些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中,司法资源得以更好的利用。
卢娜提示大家,终本后,并不是法院对这件案子就不管了,除了申请执行人要积极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及人员下落,执行法院也会适时对被执行人进行查控,如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也会依职权恢复执行,同时在首次执行时对被执行人的限制高消费等执行措施都是有效的,不会因案件的终本而停止。
小额执行案件的特点
小额执行案件指的是执行标的额在5万元以下的案件以及执行行为案件,在晋城地区,法院受理的案件中,大约有50%都是5万元以下小标的额案件,这类案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这类案件执行完毕率高,执行到位率也高。二是小标的额案件和解率高,被执行人配合度也相对较高。三是80后、90后已经成为了“欠钱主力”,而且90后甚至更多。
卢娜表示,现在年轻人诚信意识较低,守法意识不足,借款之后,没有积极还款的守约意识,存在“你追的紧了我还一还、你不追了我不还”的躺平心态。但是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人一旦失信,自己的路子便走窄了,生活扑面而来的全是负能量,朋友、亲人也都渐渐梳理了,而且从受理案件来看,即便是小标的额案件,被执行人的婚姻状态往往都是不乐观的,离婚的不在少数。
节目中,卢娜告诫80后、90后的年轻人,一定要珍视自己的信用,案件如果进入到法院,不能履行完毕的情况下是要在征信上留痕记载的,对就业、贷款以及考公务员、事业编制、国企招聘等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针对小额执行案件的申请人,卢娜表示,原告申请财产保全的意识不足,一方面没有专业人士帮助,对保全方面的知识了解比较少;还有一方面可能存在怕麻烦、图省事的心态;再有就是基于对对方的信任感,对对方还款抱有比较乐观的想法。
面对这种情况,申请人要注意两点:
一是诉前调解阶段,尽可能地掌握被告的信息,尤其是实际居住地、工作收入情况,实际居住地要具体落实到户,方便法官掌握被执行人更准确的居住信息,工作单位要掌握详细地工作单位名称,尽可能地去打听到工资收入、奖金发放以及公积金等的情况。
二是根据掌握的信息,在诉前或者诉讼过程中及时地申请保全对方的财产,在这个时间点,对方的防备心理还不是特别强,保全足额的概率也比较大,真正掌握案件的主动权,对自己权益及时实现有很大的帮助。
来源: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